<listing id="j75b7"></listing><listing id="j75b7"><var id="j75b7"><i id="j75b7"></i></var></listing>
<var id="j75b7"><dl id="j75b7"></dl></var>
<cite id="j75b7"></cite>
<cite id="j75b7"></cite>
<var id="j75b7"><strike id="j75b7"><listing id="j75b7"></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j75b7"></menuitem>
<var id="j75b7"></var>
<cite id="j75b7"><strike id="j75b7"></strike></cite>
<cite id="j75b7"></cite>
光學設計,照明設計,鏡頭設計,led照明設計,鏡頭生產 中文版  |  ENGLISH
 
Contact us
電 話:+86-571-89185488
郵 箱: niejl@jinlioptics.com
郵 箱: xull@jinlioptics.com
MSN:jloptics2@gmail.com
SKYPE: jinlioptics
傳 真:+86-571-89184980
  新聞中心


鏡后距和法蘭距會對鏡頭設計造成什么影響

Date:2021-11-25 07:32:54

法蘭距一般指法蘭焦距,是安裝法蘭到入射鏡頭平行光的匯聚點之間的距離。在一般情況下,法蘭焦距指的就是機身法蘭焦距。而鏡后距又稱鏡端焦距,有時也簡稱為后焦距。攝影鏡頭(或透鏡組)最后一個折射面與主光軸交點到后主焦點的距離。一般講,鏡后焦距與鏡頭焦距不相等。既使鏡頭焦距相同,鏡后焦距也會因鏡頭結構差異而有極大不同。同一鏡頭前后翻轉,鏡后焦距也會發生變化。下面就簡單的來說一下鏡后距和法蘭距會對鏡頭的設計造成什么影響吧。 法蘭距與后焦距其實不是一個概念,后焦距與光學設計有直接關系; 較短的法蘭距有利于鏡頭與相機的小型化。 法蘭距縮短,光線到達距主光軸較遠的位置時,入射角越大,對于半導體傳感器來說,暗角越明顯。這是微單相對傳統單反要解決的問題之一,解決思路有兩種: 一是修改鏡頭設計,例如增大鏡頭的直徑,或將鏡頭的后主平面前移,而這通常也會造成鏡頭直徑的增大; 二是在傳感器上做文章,例如將傳感器邊緣的微透鏡與像素錯開排列,增大微透鏡的面積,或使用曲面傳感器。 1. 法蘭距受制于鏡后距,任何情況下法蘭距應該大于鏡后距,不然鏡片就戳到底片上了(在折反體系中有極個別特例,這里不討論了) 2. 鏡后距大有大的優點,小有小的優點 鏡后距小的優勢和劣勢 在鏡后距約束不多的情況下(鏡片能夠無限挨近底片),規劃大光圈鏡頭較為簡單。因為大光圈鏡頭的規劃思路是增亮縮焦,鏡后距較短。早期F1.2甚至F1.0的鏡頭,都是先出現在旁軸相機上。 鏡后距?。ㄆ鋵嵾€是應該說鏡后距的規劃自由度大)能夠運用一些對稱廣角鏡頭,而對稱結構在畸變操控和像差校正上是有先天優勢的。biogon為何沒有在單反上遍及,就是因為短焦距對稱結構鏡頭的鏡后距只要焦距的一半不到。單反要運用就得鎖定反光板,實屬不便。 害處就是邊際光線入射角傾斜度頗大,關于邊際成像是不利的。 一起依據cos4法則,邊際簡單產生暗角。 鏡后距大的優勢和劣勢 由于單反相機反光鏡的約束,其鏡后距必須很長,這就對規劃鏡頭提出了應戰,一個是促成了反望遠結構的遍及,另一個正如尼康一千零一夜中提到的,只能運用折射才能更強的玻璃,這導致了球差的增大,為規劃鏡頭造成了必定困擾。 較長的鏡后距關于邊際成像有改善,不管數碼或膠片都是如此,數碼更為敏感一些。 關于鏡頭設計而言,鏡后距越大,移軸的靈活度越高。但鏡后距過大,又會對機身提出要求,究竟太長的前后組距會導致穩定性,易用性等一系列問題。

鏡頭設計Copyright © 2012 杭州瑾麗光電科技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 百度地圖 Rss
境外彩票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