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克宣布推出 iPhone 6 和 iPhone 6 Plus 之前就能夠料到消費者的評價不會總是贊揚的。光是看到曝光圖就立即有人大呼受不了,擔心丑到沒朋友。果然,iPhone 6 和 iPhone 6 Plus 發布會后,很快就有人開始拿喬布斯說事:“要是老喬在絕對不會讓這樣的 iPhone 發布”。
我們已經沒有辦法知道老喬會怎么做。但是我們可以通過閱讀大量的相關資料,憑借對喬布斯的膚淺了解來猜一猜,喬布斯會通過這樣的 iPhone 6 和 iPhone 6 Plus 設計嗎?
凸出的攝像頭
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喬布斯不會排斥這個設計,不管消費者多么討厭。第五代 iPod touch 就已經采用了這樣的攝像頭設計,蘋果發布這款產品時,喬布斯剛剛去世一年。蘋果一般提前兩年就開始設計和開發新產品,所以這個設計應該是喬布斯已過目的。
蘋果為什么就不能把攝像頭一起拍平呢?這又是一個設計與工程的難題。手機攝像頭不僅僅只是一個鏡頭,它還包括攝像頭基地電路板、感光元件、鏡頭、自動對焦等元件。簡單來說,要求的像素越高,這些組成攝像頭的元件所需的空間也越大,凸出的部分也會越大。
這次蘋果將 iPhone 6 和 iPhone 6 Plus 的厚度再一次做得更薄,但是保持了 iSight 攝像頭的 800 萬像素,相信蘋果也是盡最大努力把攝像頭壓扁了,再苛刻地想把攝像頭壓到跟機身厚度一樣,恐怕只有犧牲攝像頭的像素了。
有人又說了,那寧愿蘋果把機身厚度也增加到跟攝像頭一個平行線,這不就協調了嗎,內部多余的空間還可以再塞電池,一舉兩得。提出這個建議的同學有考慮過其他同學的感受嗎?誰愿背著這樣一塊又厚又大的“長方體”出門?“更薄”“更快”是新 iPhone 一向秉承的宗旨,現在還多了個“更大”。相信即使是喬布斯也會給設計師們下死命令:“我要更薄,薄薄??!”
這是消費者調侃 iPhone 6 和 iPhone 6 Plus 機身背部那幾條塑料帶時常見的方式。事實上,蘋果并非一律做成白色的,深空灰版本就采用了更深一些的灰色,銀色版本采用的是淺灰色,土豪金版本的塑料帶顏色就較為偏白了。
然而,盡管蘋果在顏色上做了技巧,但是還是掩蓋不了那幾根奇怪的塑料帶。蘋果在很久以前就有介紹過,從工程角度來說,這些塑料帶是不可避免的,主要是為了更好地接收手機信號。那么從美學的角度來看,這樣做符合喬布斯的風格嗎?
對于這個問題的答案,即使是忠實的喬粉也很難回答。我們了解的喬布斯是一位善變的人,他有自己的品味,但如果你問他:“您的審美風格是什么?”他可能無法給你一個具體的答案,他可能會說:“一看就覺得對眼的?!庇纱丝磥?,喬布斯也是僅憑他個人的喜好來判斷,并沒有什么固定的審美理論。
喬布斯同樣會推出一些我們無法理解的設計。比如,當你以為鋁制材料和金屬質感是蘋果產品的象征時,蘋果卻推出了全塑料的 iPhone 3G 和 3GS;縱使喬布斯再有本事,在他任期推出的 iPhone 4 不也存在設計缺陷嗎,導致 iPhone 4 信號接收不強;還有過去的一些 Macintosh 設計里邊同樣也有消費者不敢茍同的設計。
要說這些塑料材質的帶子,從 iPhone 4 開始就或多或少地帶上一些,在 iPhone 6 和 iPhone 6 Plus 上之所以那么明顯,是因為蘋果這次采用了全金屬一體機身的工藝,大家都知道,金屬是會阻擋手機信號接收的,因此必須要做一些“窗口”讓信號穿透。我認為這已經是蘋果能想到的最不影響美觀,又能繼續使用一體金屬機身的方法了。試想一下,如果是喬布斯,在這個設計難題面前,他還能扭出什么花來呢?